架构-架构设计2-架构风格 概述【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架构风格定义一个系统家族,即一个架构定义、一个词汇表和一组约束。词汇表中包含一些构件和连接件类型,而这组约束指出系统是如何将这些构件和连接件组合起来的。 架构风格反映了领域中众多系统所共有的结构和语义特性,并指导如何将各个模块和子系统有效地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软件架构风格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对设计的重用,一些经过实践证实的解决 2025-08-17 软考
架构-架构设计1-架构概述 概述从需求分析到软件设计之间的过渡过程称为软件架构。只要软件架构设计好了,整个软件就不会出现坍塌性的错误,即不会崩溃。 【架构设计就是需求分配,即将满足需求的职责分配到组件上】。软件架构=软件体系架构 【软件架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由构件的描述、构件的相互作用(连接件)、指导构件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 软件架构不仅指定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拓扑结构, 2025-08-17 软考
架构-面向对象技术2-UML UML(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可视化的建模语言,而非程序设计语言,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从总体上来看,UML的结构包括构造块、规则和公共机制三个部分。 构造块。UML有三种基本的构造块,分别是事物(thing)、关系(relationship)和图(diagram)。 事物是UML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把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 图是多个相互关联的事物的集合。 公共机制。公共机制是 2025-08-15 软考
架构-面向对象技术1-面向对象开发 概述对象:由数据及其操作所构成的封装体,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务的一个实体,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一个对象通常可以由对象名、属性和方法3个部分组成。 类: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类将该实体的属性(数据)和操作(函数)封装在一起。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类可以分为三种:实体类、接口类(边界类)和控制类。 实体类的对象表示现实世界中真实的实体,如人、物等。 接口类(边界类)的对象为用户 2025-08-15 软考
架构-软件工程7-开发环境 软件开发环境(Softwa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DE)是指支持软件的工程化开发和维护而使用的一组软件,由软件工具集和环境集成机制构成。 软件开发环境应支持多种集成机制,例如,平台集成、数据集成、界面集成、控制集成和过程集成等。软件开发环境应支持小组工作方式,并为其提供配置管理,环境的服务可用于支持各种软件开发活动,包括分析、设计、编程、调试和文档等。 较完善的软件 2025-08-09 软考
架构-软件工程6-运行维护 系统转换特点遗留系统是指任何基本上不能进行修改和演化以满足新的变化了的业务需求的信息系统,它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系统虽然完成企业中许多重要的业务管理工作,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一般实现业务处理电子化及部分企业管理功能,很少涉及经营决策。 系统在性能上已经落后,采用的技术已经过时。例如,多采用主机/终端形式或小型机系统,软件使用汇编语言或第三代程序设计语言的早期版本开发,使用文件系统而 2025-08-08 软考
架构-软件工程5-测试 概述系统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测试原则: 应尽早并不断的进行测试; 测试工作应该避免由原开发软件的人或小组承担; 在设计测试方案时,不仅要确定输入数据,而且要根据系统功能确定预期的输出结果; 既包含有效、合理的测试用例,也包含不合理、失效的用例; 检验程序是否做了该做的事,且是否做了不该做的事; 严格按照测试计划进行; 妥善保存测试计划 2025-08-07 软考
架构-软件工程4-设计 概述系统设计主要目的:为系统制定蓝图,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精心设计,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法。 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设计三大黄金原则: 置于用户控制之下 以不强迫用户进入不必要的或不希望的动作的方式来定义交互方式 提供灵活的交互 允许用户交互可以被中断和撒销 当技能级别增加时可以使交互流水化并允许定制交互 使用户隔离内部技术细节 设计应允许用户和出现在屏幕上的对 2025-08-06 软考
架构-软件工程3-需求工程 概述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是指用户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或能力,是系统或系统部件要满足合同、标准、规范或其他正式规定文档所需具有的条件或能力,以及反映这些条件或能力的文档说明。分为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大过程,如下所示: 软件需求细分: 业务需求(整体全局):反映企业或客户对系统高层次的目标要求,通常来自项目投资人客户、市场营销部门或产品策划部门。 2025-08-05 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