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计算机基础2-软件
- 系统软件:为整个计算机系统配置的不依赖特定应用领域的通用软件,对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为用户使用和其他软件运行提供服务
- 应用软件:为某类应用需要或解决特定问题涉及的软件。如图形图像处理、财务软件、游戏软件和各种软件包等;
操作系统
架构-计算机基础3-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
架构-数据库系统1-基本概念 架构-数据库系统2-规范化和并发控制 架构-数据库系统3-新技术文件
架构-架构设计1-架构概述中间件
概述
中间件: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之间使用的标准化编程接口和协议,承上启下作用,使应用软件的开发相对独立于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能在不同的系统上运行。
架构-计算机基础3-软件-操作系统构件
构件又称为组件,自包容、可复用的程序集。构件是一个程序集或者一组程序的集合。这个集合向外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外部只能通过接口访问,不能直接访问内部。
搭积木式开发,即构建组装模型:
构件标准规范
- 对象管理组织(OMG)的CORBA
- 对象请求代理(ORB)(最底层):规定了分布对象的定义(接口)和语言映射,实现对象间的通信和互操作,是分布对象系统中的“软总线”
- 公共对象服务(第二层):提供并发服务、名字服务、事物(交易)服务等
- 公共设施(最上层):定义了构件框架,提供可直接未业务对象使用的服务,规定业务对象有效协作所需的协议规定
CCM构件模型,OMG制定,用于开发和配置分布式应用的服务端构建模型规范 - 抽象构件模型:描述服务器端构件结构及构件间互操作的结构
- 构件容器结构:通用的构件运行和管理环境
- 构件的配置和打包规范:打包技术管理构件的二进制、多语言版本的可执行代码和配置信息,并制定了构建包的具体内容和文档内容标准。
- Sun的J2EE:同时支持远程方法调用RMI和互联网内部对象请求代理协议IIOP
- Microsoft DNA(Windows 分布式集成网络应用体系结构):DCOM/COM/COM+在DNA 2000分步计算结构基础上,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分布构件应用模型。
- COM:未本地的对象链接与嵌入应用服务;
- DCOM/COM/COM+:扩充未面向服务器端分布应用的业务逻辑中间件
CORBA
【伺服对象(Servant)】:CORBA对象的真正实现,负责完成客户端请求。
【对象适配器(Object Adapter)】:用于屏蔽ORB内核的实现细节,为服务器对象的实现者提供抽象接口,以便他们使用ORB内部的某些功能。
【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解释调用并负责查找实现该请求的对象,将参数传给找到的对象,并调用方法返回结果。客户方不需要了解服务对象的位置、通信方式、实现、激活或存储机制。
POA是对象实现与ORB其它组件之间的中介,它将客户请求传送到【伺服对象】,按需创建子POA,提供管理伺服对象的策略。
CORBA对象可看作是一个具有【对象标识】、【对象接口】及【对象实现】的抽象实体。 之所以称为抽象的,是因为并没有硬性规定CORBA对象的实现机制。由于独立于程序设计语言和特定ORB产品,一个CORBA对象的引用又称可互操作的对象引用(Interoperable Object Reference)。从客户程序的角度看,IOR中包含了对象的标识、接口类型及其他信息以查找对象实 现。
【 伺服对象(servant)】是指具体程序设计语言的对象或实体,通常存在于一个服务程序进程之中。
客户程序通过对象引用发出的请求经过ORB担当中介角色,转换为对特定的伺服对象的调用。在一个CORBA对象的生命期中,它可能与多个伺服对象相关联,因而对该对象的请求可能被发送到不同的伺服对象。
对象标识(Object ID)是一个用于在POA中标识一个CORBA对象的字符串。 它既可由程序员指派,也可由对象适配器自动分配,这两种方式都要求对象标识在创建它的对象适 配器中必须具有唯一性。